栏目分类
什么样的恶, 才敢用颜料做食品?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1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的事情,有了调查结果:经侦查,幼儿园园长朱某琳、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,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。7 月 3 日凌晨,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。经检验,查获颜料含铅(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)。目前,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、有害食品罪,将朱某琳、李某芳等 8 人依法刑事拘留,对另外 2 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。

从最初的 “部分幼儿血铅浓度异常”,到现在的 “颜料做食品”,真相越来越明晰,只是,这个真相,让人无比愤怒。为了让食物卖相更好,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,为了扩大生源、增加收益,竟然罔顾孩子的生命健康,竟然把不可食用的颜料做成食物,这样的恶,突破了我们对人性之恶的认知底线。

什么样的恶,才会把颜料做进孩子的食品里?什么样的恶,才会对孩子的生命健康如此漠视?从通报看,涉事的不仅有园长、投资人,还有后厨人员,这意味着,整个幼儿园的管理和运营,已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心,完全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知。当他们把颜料倒进食物里的时候,当他们看着孩子吃下这些有毒食物的时候,他们的内心,究竟在想什么?他们难道不知道,这些颜料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吗?他们难道不知道,自己的行为,是在犯罪吗?

在历次食品安全事件中,我们总能看到人性之恶的暴露。从三聚氰胺奶粉,到苏丹红鸭蛋,从地沟油,到瘦肉精,每一次事件,都让人痛心疾首。这些人,为了利益,不择手段,不惜以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。他们的行为,不仅是对法律的践踏,更是对人性的亵渎。

我们不禁要问,这些人的人性之恶,根源在哪里?是因为贪婪吗?是因为对金钱的无限追求,让他们丧失了理智,丧失了良知?还是因为社会的冷漠,让他们觉得,只要能赚钱,就可以不顾他人的死活?抑或是因为监管的缺失,让他们有机可乘,敢于铤而走险?

也许,这些因素都有。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,有些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,忘记了做人的底线。而社会的冷漠,让他们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,也不在乎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。同时,监管的不到位,也让他们心存侥幸,觉得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。

但是,无论是什么原因,都不能成为他们作恶的借口。孩子是国家的未来,是民族的希望,我们怎么能容忍有人对他们的生命健康下手?我们必须对这种行为零容忍,必须让作恶者付出沉重的代价。

对于褐石培心幼儿园的这起事件,我们期待法律能给出公正的判决,让涉事人员受到应有的惩罚。同时,我们也希望,这起事件能成为一个警示,让更多的人明白,食品安全无小事,任何对食品安全的漠视和践踏,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。

我们更期待,相关部门能以此为契机,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,完善监管体系,堵塞监管漏洞,让食品安全不再成为人们心中的痛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让孩子吃得放心,让家长安心,让社会放心。



  • 上一篇:《洛神赋》:曹植的悲凉爱情故事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